Q:檜木桶的製作工法分為哪幾種?差異是什麼?
檜木桶通常由專業桶匠(cooper)以傳統榫接手法製作,依製作方式多可分為:
傳統手工榫卯桶:木條先經長時間曬乾,再以手工打造成修長楔形(stave),組裝時以榫卯無釘接合,最後套上金屬圈固定。此工法無膠水成分,更具傳統價值與韌性。
機械輔助榫接桶:現代製桶會使用 EDJE 機器自動修整木條角度與厚薄,加速生產,但結構與傳統相同,品質一致。
拼接木桶:少部分用拼板(如膠合板)拼接而成,效果快速但透氣性與韌性不如實心木條桶。
差異比對:
| 製法 | 優勢 | 劣勢 |
|---|---|---|
| 手工榫卯 | 耐久、防水性高、傳統工藝價值 | 工時長、成本高 |
| 機械輔助 | 成本較低、精準一致 | 工序較少人情味 |
| 拼板桶 | 快速省力、建材穩定 | 缺乏天然韌性、香氣差 |
Q:檜木桶太久沒使用而出現裂縫該怎麼辦?
泡水復線法:向桶內注入冷水即可,讓木條膨脹自動封縫,然後靜置 30 分鐘 。
加壓固定:熱水處理後,若縫隙仍有,可用夾具或輕敲鋼圈加緊,以恢復密合。
打磨補油:裂縫處可用細砂紙磨平、上天然木蠟油保濕補強。
Q:長期不使用該怎麼準備或保養?
保持微濕度:長期不使用可先浸水 2 小時,再陰乾,最後存放於袋內保持木質稍微濕潤,避免萎縮開裂 。
定期翻水:每 3–6 個月加注水浸泡並旋轉桶身一次,避免單邊受力失衡。
防霉防蟲處理:可加入少量檜木油自然抗菌防霉。
Q:為什麼桶上緣會有小裂縫?該如何處理?
原因:桶口長期陽光照射或風吹乾,導致木條水分流失、收縮。
處理方式:
先用濕布回潮;
注入冷水膨脹封縫;
打磨後上櫸木油或木蠟油保濕。
Q:檜木桶發霉該如何清潔?
使用細砂紙(約100號)輕磨發霉處,去除霉斑 。
或用塑膠刷搭配中性洗潔劑刷洗,再沖淨後陰乾 。
若霉斑範圍較大,可先用75%酒精擦拭,再通風乾燥 。
Q:為什麼檜木桶只有桶外容易發霉?
桶外長期接觸空氣、潮濕地面,且不如內部經常清洗,加上無自然水流排除,容易累積汙垢與霉菌。
內部每次使用後即沖刷並高溫水漱,較少霉菌生存空間。
Q:檜木桶的香味會持續嗎?
檜木天然精油含量高,常使用可幫助保留香氣。香味會隨使用、氣候、水溫、清潔頻率而逐年變化但不會突然消失。
若使用過久(數年)未保養,其香味會逐漸淡化。
Q:如何讓檜木桶恢復香味?
用溫熱水(約60–70℃)浸泡桶內20分鐘,使木絲膨脹並釋放新一波香氣。
定期使用天然木蠟油保養,可封存木內油脂保留香味 。
Q:為何檜木桶一定要鋼圈?可以拆掉嗎?
鋼圈為固定木條結構核心,保持桶身密合與耐壓性。
若拆除鋼圈,桶身會鬆膨,無法保持形狀與防漏。
若鋼圈鬆弛應以加熱水使木條膨脹後將鍊緊,而非拆除 。
Q: 為什麼不鏽鋼圈會鬆?掉下來怎麼辦?
鬆動原因:桶內乾燥或長時間使用造成木條長短變化,使圈鬆。
處理方式:
加水浸泡桶內,使木條膨脹;
當木條鼓起時重新回修鋼圈(敲回原位或更換加緊);
如鋼圈已掉落,可請桶匠重新套裝,避免自行拆卸。
Q:鋼圈斷掉了該怎麼辦?
應對方式:
臨時處理:用扎帶或細繩將桶身綁緊避免進水。
永久修復:送桶匠更換同尺寸不鏽鋼圈,並以加熱水方式令木條膨脹後再裝緊。
若破損嚴重,建議全面更換鋼圈,避免木條散開或漏水。
Q:蒸足桶/泡腳桶新手使用注意事項
水溫控制:建議泡腳水溫保持在38–42℃,時間以15–30分鐘為宜,避免過熱導致身體不適。
椅座安全:使用時應注意坐姿穩定,並避免坐超過最大承重,配合腳踏設計以免滑動。
首次使用常常泡、免脫水:蒸足桶經常浸濕使用,能保持飽和防裂,若長時間乾燥容易出現縫隙 。
Q:蒸足桶(泡腳桶)如何保養?
使用後立即倒乾水,再用乾布將內外桶水分擦拭乾淨。
每次泡完泡腳後放陰乾通風,自然乾燥即可,避免陽光直曬與空調長吹 。
每月至少一次使用軟刷與中性洗潔劑清洗內壁,去除殘留汙垢與水垢 。
每季度或半年可用細砂紙磨光桶內殘霉點,同時視情況上薄層天然木蠟油保養防裂 。
Q:洗澡桶/檜木桶如何保養?
保養方式與泡腳桶接近,但規模更大:
洗澡用檜木桶需更徹底排水與通風,避免水分殘留桶底。
若長時間不用可先陰乾,再使用塑膠袋密封,可保存60–70%的濕度,避免木條乾裂 。
若桶身鬆弛(鋼圈鬆開),可加熱水浸泡讓木條膨脹,再敲緊鋼圈恢復密合結構 。
Q:檜木桶可否當作水缸儲水?
否,不建議。檜木桶設計是用於浸水即時泡澡,非長期裝水使用。長時間儲水會使木條膨脹變形、鋼圈鬆脫,甚至導致內壁裂縫。
Q:檜木桶可以曬太陽嗎?
切勿在陽光下直曬或使用吹風/冷氣強力乾燥,會導致木條收縮、龜裂。
可將桶置於陰涼通風處陰乾。
Q:檜木桶可添加精油或藥草包嗎?
可以,但需注意:
精油可能會改變木桶原香、且殘留需加強清洗。
建議沖洗後陰乾,避免油脂堵塞木材孔隙。
藥草包如艾草、薑等可提升效率,泡後也需清洗乾淨 。
Q:檜木桶應如何清洗?
倒光桶內水,將桶翻倒置放讓水流乾。
用軟刷+中性清潔劑輕刷內壁。
發霉處可用砂紙處理,或用酒精擦拭。
安置於陰涼通風處陰乾,不可曬太陽或使用吹風機。
